九洲商户网-商户处理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数码 > 正文

科技数码

“国潮”退潮?提醒厂家别光“玩概念”

admin2024-02-26 04:59:03科技数码33
  不能指望“国潮”的标签一贴,就可以吸引来万千拥趸。  全文1501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柳早(媒体人)编辑/迟道华 校对/卢茜  前两年大火的“国潮”,最近似乎已经风光

  不能指望“国潮”的标签一贴,就可以吸引来万千拥趸。

  全文1501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 / 柳早(媒体人)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卢茜

  前两年大火的“国潮”,最近似乎已经风光不再。据财经杂志报道,有业内人士分析,从2022年下半年起,“国潮”在消费领域的魔力逐步减弱,消费者不再为“国潮溢价”买账,相关搜索指数也显示出,“国潮”近一年来热度不断减退。

  所谓“国潮”,指的是潮流款式的外形设计带有中国特定元素的潮品,比如衣服、鞋子、奢侈品等。尤其是一些原本主打性价比、与时尚绝缘的老品牌,却因为采用了中国元素而加入了“国潮”,从而使品牌形象焕然一新,重新俘获了追逐流行的年轻人。

  这背后,当然和当代年轻人心中腾升的文化认同有关。让中国元素和流行风格更好地结合,成了从从业者到消费者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共识,人们都期待民族风格能够成为一种主流的审美范式,成为一种有号召力的商业模型。

  也因此,“国潮”成了某种流量密码,从运动服饰到家化日用,从奶茶糕点到文创用品,几乎处处可见“国潮”的身影。但这也同样带来一个问题,“国潮”的概念被滥用,产品也开始变得鱼龙混杂,渐渐丧失吸引力。

  比如,有业内人士指出,国潮产品抄袭仿造和同质化的现象严重,“有些人听到国潮这个词,就会本能地退一步去看你的设计,看是不是抄的”。这种浮躁的行业生态,当然会让“国潮”缺乏沉淀和文化开掘,难以形成持续的品牌认同。

  另一个则是对“国潮”过度功利的开发,比如虚高的价格,也让“国潮”在某种程度似乎成了“割韭菜”“冤大头”的代名词。

  比如,因主播言论而导致销量大跌的花西子,本质就是消费者对其价格不满;而虎头局、墨茉点心局等国潮轻奢烘焙品牌,最近两年也开始纷纷闭店、向后退缩。

  可见,如今的消费者对“国潮”正在去魅。同时也在说明,随着消费者逐渐理性,消费潮流热度消退,品牌不能还停留在“玩概念”的层次,不能指望“国潮”标签一贴,就可以吸引来万千拥趸。物美价廉、名实相副,这些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依然在发挥作用,而且会比一时的潮流更加持久。

  当然,行业本身其实也在进行反思,并思考一些替代“国潮”的新思路,近些年兴起的“新中式”就是一类。如果说“国潮”专注于中国元素的简单堆叠,那么“新中式”则更加注重研究中国的传统颜色、结构和工艺。

  电商数据显示,春节前一个月,某新中式主题的服饰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就翻了倍,其中女装销量增长近两倍;春晚直播开始,一些电商平台的新中式服饰成交额和搜索量环比都出现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春节期间山东曹县的汉服也卖了3个亿,平均一天可以卖出500多套,从业者甚至忙到没空吃饭。汉服销售如此火爆,远超出厂家预期。

  这些也都说明,哪怕“国潮”渐渐退潮,但人们对中式风格、中式元素的热情并不会消退,人们依然希望一种通过购买产品,去获得身份认同这种更加高级的消费内涵。

  而厂家显然也应当吸取“国潮”的教训,深挖文化元素,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噱头营销,通过实实在在的产品做支撑,形成一种真正有文化意蕴和持续热度的产品风格和消费模式。目前看,“新中式”也好,汉服也罢,都凸显了这种努力。

“国潮”退潮?提醒厂家别光“玩概念”

  其实,“国潮”退潮也并不完全是坏事,这是消费者对市场的一次倒逼,倒逼品牌厂家能够对中国元素的开掘更加深入,产品的设计和定位更加脚踏实地,而不是一味“玩概念”。这对中式风格走向流行化、时尚化、持久化,终究是一种促进。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