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稳中求进 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广州日报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键词”,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作为未来产业重要内容的“人工智能+”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产业升级?我们又应如何把握机遇,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本期高端访谈,本报记者邀请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探讨交流。
广州日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产业升级?带来哪些新机遇?
田宏: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各行各业,为算力行业、机器视觉应用、智能机器人等三大领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发展“人工智能+”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需要机器学习海量数据(维权)资源,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支持深度学习算法,所以需要发挥我们的制造业优势,将海量数据资源采集并应用起来;另一方面,产业界具有直接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切实需要,但缺乏技术实现能力,AI科技创新公司具备关键技术和模型构建能力,但对具体制造和生产环节缺少深刻认识,需要推动产业界与科技界的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既懂生产制造,又懂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
薄首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广泛与深度应用颠覆了原有科研范式,为科技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我国人口众多、产业规模大、应用范围广,具备了产生和获得海量数据的天然优势。从另一角度来看,产业升级势必带来巨大的数据需求,而数据“供需关系”的改变势必将大幅提升高质量数据价值,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应把握好数据“数量”与“质量”,抓好数据安全与数据应用伦理。
罗志恒:传统支柱产业能通过技术改造、数字智能的赋能,也能焕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将加速出台。2024年,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将大幅提升。发改、工信等相关部委也将加速出台规划或行动方案,未来产业或正式进入政策导入期。
广州日报: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
薄首行:我认为首先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通过数、理、化等底层科学的突破带动颠覆性技术的产生,从而造就产业变革机遇。其次,将产教融合继续向纵深推进,增强企业与高校人才的双向流动,打通产学研一体化的“任督二脉”,盘活高素质人才资源。第三,加快领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在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推进教学与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科技领军人才。
罗志恒: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需要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群体突破。因此,国家层面将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加快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同时,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等制度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数据要素日趋规范方面,未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将加快完善。
田宏: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从顶层设计、政策体系、科技创新、市场机制多方面着手,构建适合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能源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这需要国家层面制定顶层规划,统筹兼顾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央到地方完善的政策体系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才能引导能源结构调整,将国民经济体系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转换到新能源上来。
广州日报:在新赛道快速成长为主赛道,主赛道不断扩容裂变催生新赛道的趋势下,企业、高等院校应该如何抓住新机遇?
薄首行:企业应尽快适应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通过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和造就一批真正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尤其应积极融入国际、国内的科学研究大局,为企业的研发人员与科技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交流平台。高等院校应进一步推进与企业的人员互聘和学生联培,从产业端寻找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田宏:以大湾区国创中心为例,我们将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作为牵引组建技术攻坚主体,致力于实现产业“卡脖子”技术和“长板”技术突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因此我们从科创资金管理、项目组织管理、人才激励等各方面推动体制机制持续优化,以制度创新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