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肖芮冬
2022年11月份,养老基金Y份额正式上线,转眼间已近一年。
回首养老基金Y份额这一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涌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人数并不少,不过实际缴存的并不多。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主要是存在对养老认知不充分、投资渠道不够便捷、产品供应不均衡等原因。
对此,多位基金公司专业人士纷纷建言,比如建议持续探索养老产品开发和创新,推动更多公募基金产品纳入账户等。
试点过程存在一些问题
2022年11月开始,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正式实施运作。在各方努力下,个人养老金产品不断扩容,开户数量稳步增长,为第三支柱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开头。
不过广发基金相关负责人也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在试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两低’。一是截至2023年9月,参与人数已经突破4000万,但缴费人数约为1000万人,仅占参保人数的1/4左右;二是账户平均缴费额较低,个人养老金缴费规模200亿元,平均缴费额刚超过2000元,仅占12000元年度缴费上限的1/6。”
再具体到公募的养老目标基金方面,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养老目标基金的Y份额累计规模为50.03亿元。其中仅有5只基金Y份额的规模超过2亿元,12只基金Y份额的规模超过1亿元,规模在0.1亿元以下的Y份额超过80只。
上述负责人表示:“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主要包括民众对养老认知不充分、选购渠道不通畅和产品供应不均衡等。当前,我国个人进行自主养老规划的意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行业主体需要在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建设全链条的养老服务生态,唤醒居民养老投资的意识,并对其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协助。”
中欧基金养老产品专家刘天天也表示:“主要是对这一比较特别的养老投资方式,客户还比较陌生。公募基金管理人需要持之以恒致力于向投资者普及养老金融知识、传播自主养老意识,并帮助大家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养老投资观念。”
建议推进产品开发创新
除了认知不充分,这一年以来,随着市场持续调整,养老目标基金未能产生比较好的回报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不少养老目标基金近一年均处于亏损状态。
虽然养老要着眼于长期,但短期的波动同样也会影响投资者的配置情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些即使是对个人养老金制度比较了解的投资者,在缴存之后也一直未进行产品配置。
广发基金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复盘总结试点城市经验的同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试点扩大做好准备工作,一是持续探索养老产品开发和创新,为第三支柱建设提供更多适配产品。当前投资者入金之后的产品配置率不高,说明养老产品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居民拥有养老金产品的投资选择权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特点。赋予投资者选择灵活性,需要打造开放多元的产品货架,产品管理机构则需要充分考虑个人风险偏好、生命周期等差异所产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丰富的养老投资选择。”
“二是,在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标的方面,养老目标基金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依赖于底层基金的发展,一些细分品种如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另类、指数产品未来仍有扩容潜力。我们也期待通过子基金的产品创新,为养老目标基金提供更多丰富多样化的底层配置工具。”该负责人进一步说道。
刘天天也建议:“推动更多公募基金产品纳入账户。虽然目前公募基金行业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产品仅有养老目标基金,但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长期良性发展需求来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等多元化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产品,都应尽早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在此背景下,作为资产管理生态中的‘制造商',基金管理人需要提高自身的产品专业度,给投资者提供多元且清晰的权益基金图谱。”
另外,“建议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养老需求并不止于退休,投资者退休后依然需要资产管理服务,基金公司可以针对这些需求,参考海外‘退休收益’基金的要素设置,并考虑与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资产相结合,为我国个人养老金账户提供一些创新型中低波动开放式稳健类产品供给。”刘天天表示。
应加强养老投资便利性
除了推进产品开发和创新,养老投资的普及同样也是不容忽视。广发基金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个人养老金仍处于推广阶段,从三方机构的调研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受访者都对个人养老金有兴趣,但因为对制度缺乏了解,尚未转化为实际的参与行动。因此,公募基金等市场机构需要更加积极作为,承担起养老金融知识普及和理念宣导的市场主体责任,增进投资者对国家养老制度及养老投资的认知,鼓励居民养老投资行为。”
同时,“要提升服务质量和投资者陪伴。为投资者提供匹配其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养老陪伴,是公募基金行业服务养老一贯倡导的方向。公募基金可以进一步推动养老金业务和投顾服务的有机融合,在投前、投中、投后为客户提供持续的专业陪伴,按照相关要求细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在保证资产安全性、运作稳健性、投资长期性、服务便利性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服务范畴,更好地触达和满足居民多场景、多目标的个性化养老需求。”该负责人继续说道。
刘天天则认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改善措施,来提升个人养老金业务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一是,提升基金公司专业度。首先,提升管理大资金的能力。服务个人养老金和普通基金管理并不完全相同,个人养老金是典型的大体量资金,若还是遵循过去小体量级别资金的管理经验显然已不合适,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都必须将自身的管理边界不断拓宽。这就要求基金公司建立基于长线基本面理念基础上的深度研究,最大化投资策略容量。”
“二是,增强公募基金投资的便捷性。比如优化定投等机制,丰富公募基金的购买方式。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公募基金购买方式仍以一次性购买为主。结合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缴费金额一定,但缴费频率和单次缴费金额可变的特征,建议销售渠道可以丰富公募基金投资模式,例如引入更加高频(如按月)的定投模式、不定期缴款后定时扣款投资的模式,甚至引入一些特定的策略定投方案,便于投资者自主便捷地购买个人养老金基金。”
可进一步探索制度设计
此外,在个人养老金的一些制度设计方面,多位业内人士也认为还有进一步可以探索的空间。
广发基金相关负责人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是我国养老体系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是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本次个人养老金的制度设计吸收了很多海外养老金发展的成熟经验,整体的框架和理念都是非常先进的,比如个人账户制、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个人投资选择权等都是本次制度的亮点。”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度,未来或许可以进一步探索打通养老第二、三支柱,设立合格投资默认选项(QDIA)等模式。另外从制度设计角度,可以考虑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合格默认投资制度(QDIA),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度。合格默认投资是指养老金计划参与者未对账户的投资做出选择时,资金默认投资于指定范围内的基金。从海外市场发展实践看,一些国家养老制度推出后,也出现了民众将养老金闲置,或选择不适当养老金融产品的情形。为此,也再进一步推出了养老金合格默认投资制度,帮助解决产品选择难、投资意愿低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居民参与度的提升。”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刘天天也说道:“建议引入默认投资制度和投资顾问,以提升缴费率和转化率默认投资机制是一种由投资管理人代投资者开户、缴款并进行产品选择的机制。默认投资制度的设计有利于避免养老金的闲置以及因个人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从而投资不当所导致的损失,使投资者能更长期地持有养老金,提高养老金的参与率。近期出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及投资顾问服务养老金融,如果可以尽早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引入投资顾问角色,通过投资顾问引导投资者合理配置养老资产,也有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账户内资金的转化率。”
“此外,研究并推动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内对客户长期支付的实现机制。设置此类机制有助于帮助客户在持有养老目标基金至退休后进行个性化的长期资金安排,增强基金要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弥补公募基金相对保险产品缺乏永续给付机制的问题。”刘天天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