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财观
西安银行董秘石小云窗口期买卖公司股票,给市场留下的印象不太正面。
文 / 机构投资家 郑新
近期,一则董秘“窗口期”增持违规事件的发生,让西北首家A股上市银行—西安银行被打在“聚光灯”下。
今年以来,也有不少上市银行就曾密集发布过股东、高管增持公告。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已有26家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等在内的多家A股上市银行公告股东高管增持。
但像此次西安银行董秘石小云犯下窗口期买卖公司股票这种低级错误,给市场留下的印象则并不太正面,以至于不少质疑之声纷至沓来,认为该事件可能是为了吸引市场目光,故意炒作。
最新业绩并不算亮眼,多项指标继续承压
近日,西安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秘书石小云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成长价值的认可,于2023年10月30日至10月31日,合计增持公司股份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18%。
但根据《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第十二条中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季度报告、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的规定。
也就是说由于石小云亲属对窗口期时间理解错误,在本次增持股票操作过程中,有4万股股份的增持是在2023年10月30日,与西安银行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同日进行,因此违反了以上规定。
梳理石小云在金融行业从业经历,不难发现,其一直在银行业效力,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不仅担任过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公司业务部营销三科、投资银行科科长,而且还出任过西安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一职。西安银行2022年年报披露显示,作为西安银行董事会秘书的石小云年薪已达到138.03万元。
由此来看,也不免让市场对其借机炒作有所怀疑,一个年薪138万且在银行投资市场历经无数风雨的的公司高管,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事实上,此次并非石小云首次增持股份,9月以来,西安银行已有多名高管先后进行过增持,其中就包括公司董秘石小云以及两位副行长、职工监事等其他高管。
根据西安银行公告显示,9月4日,董事会秘书石小云、副行长赫勇分别增持公司股份7万股和6.53万股;9月5日,职工监事马莉增持公司股份1.5万股;9月18日,副行长狄浩增持公司股份21.65万股。
然而,多位股东的增持也止不住西安银行跌跌不休的股价走势。截至11月16日收盘,其股价报收3.45元/股,近三月跌幅超10%。
最新业绩并不算亮眼,多项指标继续承压
回归到业绩层面来看,西安银行有喜有忧。
最新三季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0.41亿元,同比增长3.68%;归母净利润19.05亿元,同比增长7.10%,两项指标皆“双增”,客观来说,该增速在上市城商行中的表现也算中游水平。
但将时间周期拉长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从2019年开始,西安银行业绩增速开始不断滑坡。如下图所示,西安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增速难掩下行之势,尤其是在2022年,出现了近些年来首次负增长的情况。
可见,以目前实际业绩增速情况来看,西安银行要想重回此前业绩水准,尚有一段艰辛路程要走。
进一步拆解西安银行三季度业绩报表,我们还发现今年前三季度,其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都出现了减量。其中,利息净收入较去年同期的41.13亿元同比减少2.12%,至40.2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1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3.05亿元大幅缩减了31.17%。
既然两项重要利润指标皆出现大幅下滑,那么为什么前三季度西安银行业绩还能保持增长,原因在于其投资收益的单边拉升。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其创造的投资收益为7.49亿元,而去年同期该数值才为4亿元左右,增幅高达87.25%。
《机构投资家》查阅了西安银行历年财报,发现从去年开始,西安银行就已经形成了以投资收益为单一增量来拉动业绩增长的格局。比如,截至2022年末,西安银行在当年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都出现缩水的境遇下,总投资收益却高增76.07%达7.37亿元。
不难看到,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如不出意外,整个2023年西安银行投资收益可能会创历史新高。
仅仅依靠单一指标维持增长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受投资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过度依赖会波及自身业绩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则容易构成投资热,忽略掉主营业务展业动力,不能够为业绩持续平衡增长作出贡献。
此外,在主营业务颓势持续影响下,西安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自2019年起开始持续下滑,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已降至1.31%和1.15%,已低于监管规定的1.8%净息差评分标准。
至于市场关注的不良贷款方面,西安银行也面临上升压力。截至三季度末,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6%,较去年底及今年中期均高出0.01个百分点,而且其关注类贷款持续走高,达65.69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9.65亿元,占总资产比重由2.43%增至3.33%。
总的来看,此次“乌龙事件”的发生,让西安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被市场关注到,未来经营走向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内容来源:机构投资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