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目标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
工信部表示,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表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促进数字技术在传统制造业里的应用。
全而不精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已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优势,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显示,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近80%,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速。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近四成,推动着传统产业正在加速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也释放出更多的增长动能。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3%,装备制造业占比达到32.9%。
但与此同时,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不牢,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面临较大挑战,需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转型升级。
《意见》提出,到2027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全面推动智能制造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推动智能制造,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进产业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措施。
《意见》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支持传统制造业深耕细分领域,孵化新技术、开拓新赛道、培育新产业。持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
在智能化方面,《意见》明确,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推动智能制造。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推动产业园区和集群整体改造升级。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表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在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在一些高科技创新型的领域,已经从一些点上突破扩展到了面上的整体突破,形成了集群优势,未来还会在更大领域、更多环节上形成新的优势和动力,真正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蓬勃发展。
绿色低碳也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意见》提出,实施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强化重点行业本质安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建伟表示,制造业是节能减碳的主体,也是整个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创新和消纳应用场景,又能为节能减碳和污染治理提供技术设备支持,还能为高品质生活提供绿色低碳产品。要坚持绿色技术引领,加快开发绿色低碳技术,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扩大绿色产品消费。